10月22日20:00,十九大新闻中心在梅地亚中心二层新闻发布厅举办第七场集体采访,主题为“中国特色强军之迈出坚定步伐”。

10月22日,十九大新闻中心在梅地亚中心二层新闻发布厅举办集体采访活动,主题为“中国特色强军之迈出坚定步伐”。图为集体采访现场。中网记者 摄
邀请军委国际军事合作办公室参谋刘芳、陆军第74集团军某合成旅两栖装甲突击车车长王锐、空军航空兵某团团长刘锐、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学院教授王飞雪谈“中国特色强军之迈出坚定步伐”,并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。
10月22日晚8点,在梅地亚中心,党的十九大新闻中心第七场集体采访活动准时举行,主持人袭艳春被中外记者关注人民子弟兵的热情所感染,以一个“最”字开场。
这是军队党代表第一次接受中外记者集体采访,展现、自信的形象。国际军事合作办公室参谋刘芳、陆军第74集团军某合成旅车长王锐、空军航空兵某团团长刘锐、原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王飞雪4名代表落座前整齐列队,齐刷刷的标准军礼赢得现场热烈的掌声。
“我来自于首批改装轰-6K战机的部队,也是首批改装的飞行员。”第一个进行介绍的刘锐代表话语铿锵、自信满满。
“我国空军远海远洋训练已经常态化、体系化、实战化。”刘锐说,“我在这里特别想跟大家讲一下几个方面的变化。我们团是2015年3月份开始实施远海远洋训练的,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两年多了。从训练的频次来看,从最初的一年4次,到现在一个月多次;从机型来看,从最初的单一机型,到现在进行多机型体系训练……”
4名代表在回答记者提问时,不约而同说到聆听习总所作的报告的感受。王锐代表说,报告提出“走中国特色强军之,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”,有目标、有时间表,听后非常振奋,也感受到了如山、时不我待。
面对中外记者,4位代表侃侃而谈,精彩的强军故事让记者们十分兴奋。意大利《24小时》女记者问起中国女性军人发挥作用问题,刘芳代表“巾帼不让须眉”的非常生动。王飞雪代表接过刘芳的话茬补充道:“在国防科技创新领域,女性也表现优秀。在我们‘北斗’领域,就有女总工程师,从火箭到地面系统的总工程师里也有女性。我所在的团队里,有非常多的优秀女教员、女,她们在科研领域的表现,非常棒!”
矢志强军目标,广大官兵都是“蛮拼的”!4位代表的每一句发言都饱含对强军事业、对本职岗位的感情与担当。王飞雪代表感慨自己有幸全程参与了“北斗”一号、二号和目前正在建设的“北斗”三号系统的研制工作。他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,十九大报告强调科技是核心战斗力,深深激励着他和团队加倍努力。
在现场采访的众多境外记者提问活跃,他们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,肤色不同,语言各异。“5年来,一个全方位的国际军事合作新格局逐渐建立起来。”刘芳代表表示,中国人民解放军作为负责任的大队,勇于担当,有效遂行维和、护航和主义救援等重大任务。未来随着能力的提高,中队一定会向世界提供更多的公共安全产品。
一个小时的集体采访不知不觉间结束了,记者们仍感觉意犹未尽。一位记者说,中队展现出自信和的姿态,不仅和距离拉得更近了,而且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,有情怀、有担当,值得点赞!
推荐: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