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过气网红的哥,也不能放弃自己,抓紧补习了这个节目。看完之后,哥觉得虽然脚本痕迹略重,但看得还蛮开心的,节目也不至于恶俗,更谈不到对女性的。

第一期节目是把来相亲的男嘉宾关在玻璃屋(也就是第二现场)里,由他们的家长在外面向女嘉宾问话,和推销自己的孩子。经过男方父母的一番抢夺之后,在后台目睹了一切的女方亲友团,上场给女嘉宾,之后现场吃瓜群众也会帮投票参考,最后由女方选出自己心仪的对象。最后的最后,女方才能见到相亲对象,到这一步就算配对成功了。

之所以会引起“不尊重女性”的言论,大概就是因为到场女嘉宾太被动了,但是实际上节目开场就说了啊:被选择的单人嘉宾是男女换着来的,只是第一期是男生家庭选择女性嘉宾而已。
抛开这个糟心的slogan不提,整个节目讲的是孩子找对象要先过父母这一关,乍一听好像回到了包办婚姻时代,感觉中国这一百年都白过了。但是仔细想想,这难道不是我们的“国情”吗?

还记得之前张靓颖妈妈手撕女婿一事吗?毒鸡汤们总是教我们,吃家里的用家里的,你有什么资格不听家里的?张靓颖小小年纪就出来养家,结果还不是一样?哥跟身边的长辈聊起这件事,原本觉得这么荒诞,还有什么讨论的空间。结果长辈却冷冷地回了一句:好与不好,以后自然有事实说话。

很大一部分的中国父母从没放弃过对下一代的控制:小到穿几条秋裤,大到学文还是学理、上什么大学、找什么工作。没管的大部分都是因为“想管,但是没管了”,或者是“没管,因为不懂这个”但是结婚不一样,粑粑麻麻都有经验的哦。
更何况结婚(通常)一辈子就一次,这一步绝对不能让,拉拢三姑六婆轮番上阵,豁出去扯破脸也在所不惜,总之这个我当定了,不管你就是害了你,你可能现在会恨我,但是将来你会感谢我的……

你可能会说我很,我能掌控自己的生活,但是没有父母祝福的婚姻会走得很,控制狂们有一百种方法搅黄你——你不可能让另一半永远不跟家里打交道吧?而这个就在那儿,矛盾日积月累,总有一天为了一丁点小事你就会把怨气发在另一半身上:我为了你你竟然blabla……

哥并不是教育大家都去“听妈妈的话”当妈宝,而是想说,既然家庭因素怎么都绕不开,那么主动出击,了解结婚对象的家庭,反而可以避免走弯。
比如像控制欲强的家庭,你先接触过已经知道这是颗大雷,根本就不会跟她家儿子浪费时间和感情好嘛?比如开篇提到的那位要求儿媳妇不能“宫寒”的妇女,就很典型,她的原话是这么说的↓

且不论宫寒会导致小肠疝气是不是,她明显就没想着儿子是来这找媳妇的,她只是想找一个女的给家里传接代。在他儿子选择了40岁的熟龄女之后,她急哭了,再次重申“我的儿媳妇将来是要给我生两个到三个的”,注意了,她说的是“给我生”。


哥可以理解做母亲的心情,不想要年轻的儿子找一个有故事的女人,但是!明明是她的儿子选择了熟龄女,熟龄女都还没,可是她的一席话却都刺向女方,好像是人家勾引了她儿子↓
BTW,熟龄女在上海有车有房有事业,虽然小孩11岁,但自己保养得跟20岁姑娘一样,而大妈的儿子23岁,是个有歌手梦的职业者,俩人长这样↓

楼下男嘉宾带着妈妈和二姨来上节目,理由是二姨有两个儿媳妇“经验丰富”,但是经验丰富的二姨只想找人“干活干活再干活”。 、
但并不是所有家庭都这么奇葩的,也有能配对成功的。让哥感触最深的是:成功配对的组合,父母跟儿女的沟通都特别好。


虽然不孩子的生活,但并不代表是妈妈跟儿子的关系不紧密,正相反,当女嘉宾向男嘉宾家庭提问的环节,问到男嘉宾为喜欢的女生做过最疯狂的事是什么时,金融男的妈妈是唯一一个马上就能讲故事的。

顺便,那个二姨让人“干活干活再干活”的男嘉宾,从第二现场来电教妈妈回答,哥听了都觉得好羞耻……
另外还有一对配对成功的,是健身男儿子看上了场上的另一位女嘉宾,跟他的爸爸打电话:这个好,快给我争取一下。
说了这么多,其实还是想讲那句老话:选择婚姻不是嫁给了一个人,而是嫁给了这个人背后的家庭。什么样的家教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会教出什么样的孩子,所谓中国式相亲,也不全是封建,既然中国式婚姻的背后,大家庭是无可避免的存在,那么早点去面对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呢。
推荐: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