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过去了,无论是需求结构、建设模式,还是国家政策、技术和管理,建筑业正在快速变化。2016年过去了,无论是需求结构、建设模式,还是国家政策、技术和管理,建筑业正在快速变化。
这是发展的时代,也是财富重分配的时代,更是分化的时代,加速“分化”的趋势正在到来,这就是2017年的中国建筑业。
过去20年的建筑业,几乎所有细分行业同步增长,但2016年,这样的态势正在改变:公、铁、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模式的创新,为少数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新签合同额,2017年这样的态势依然会持续,优质企业将继续细分建筑市场。
房屋建筑总体上呈现基本稳定或下降趋势,在总量逐步回落的同时,房屋建筑市场的结构和竞争态势也在发生变化,建筑工业化逐步挤占房屋建筑传统项目模式的市场,可以预见房建市场的竞争会愈发严峻。
更多的行业建设市场会下降,如果没有特别的原因,火电、水电、矿山、黑色、有色、水工等领域的建设需求不会再有太多空间,而去产能的领域,除了和维保的需求,新建建设需求几乎会进入冰封时代。
整体上处在上升行业的企业明显好于下跌行业的企业;处在下跌行业的企业,要么市场下跌的痛苦,要么快速转型寻找新的出,而转型并非每个企业都能做好,管理体系难以构建、团队难以形成,众多的房建、矿建、水电企业,正在进入地铁、铁领域,项目亏损已经成为领导者的梦魇。
处在增长行业的企业也在分化,未必家家喜气洋洋,基础设施PPP模式的突飞猛进,固然给从事基础设施的优势企业带来了繁荣,但居于底层的中小企业依然困难。
2017年并不是市场和企业分化的起点,市场普遍增长、企业挣钱越来越多的时代在2年前已经结束,但加速分化的态势会在2017年呈现,我们会看到“几家欢乐百家愁”的新态势,生长、鱼龙混杂的竞争时代过去,垄断竞争的新时代正在到来,并由此形成建筑业商业新形态、发展新动力。
过去20年,经济飞速增长、人口快速涌入城市、外资进入中国,为建筑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,市场如摆着的空桶,它们是如此的饥渴,每个桶都需要装水,建筑企业如拼命往桶里装水的搬运工,只要努力,总会有项目,总是能挣钱。
如今空桶就是海绵城市、地下管廊,空间无限,但谁为装水的人付钱、怎么付钱还需要探讨;半满的桶是公、轨道交通、高铁,但灌水的人很多,灌水的速度很快;最大的桶当然数房屋建筑,桶装了70%,未来空间还是很大,但装水的速度正在放慢;接近装满的桶是火电、水电、水工等,空间已经很少;有些桶的水已经外溢,煤炭、钢铁、水泥、平板玻璃等去产能的领域,几乎没有建设空间了。
2014年公布了一项数据,此前100年,美国使用水泥45亿吨,而此前三年中国用去水泥66亿吨,何等惊人的数字,市场不可能是永远吃不饱的贪吃蛇,君不见王健林先生正在转型?君不见“李嘉诚跑了”?君不见人们正在探讨“富士康跑不跑”?可以预见,建筑业市场需求总量的临界点要么已经到来,要么正在到来,不会有更高的总量。
钱袋鼓鼓时,不会有PPP模式,大项目会分为很多标段,大中小的企业都可能拿到或大或小的合同;钱袋扁了,PPP模式横空出世,建筑业的生态也随之改变,最近某地级市公新建和投资100亿,被中交以PPP模式一次性通吃,类似项目越来越多。
有钱的时候,100亿投资是一批中小企业几年的“口粮”,而今天则是“大树下面不长草”,建筑企业的分层已经非常明显,大工程垄断竞争,小工程竞争,而小工程数量已经正在减少,大鱼吃小鱼的时代已经到来。
“门当户对”的商业逻辑,让多数中小房建企业日趋,他们的日子不见得比市政交通行业的中小企业好多少。
工程总承包这一模式在进度、质量、成本、综合管理方面的优势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接受,总承包市场增大,并挤占过去价值链分割的建筑市场。
但工程总承包显然不是所有人的盛宴,能从事这一业务的企业需要具备相当的专业能力、管理能力、团队能力,即使是大型企业,投入相当资源,要建立这些能力也非易事,中小型企业,要建立总承包能力则更难,大多数没有核心能力的企业都会被排除在外。
此外,项目的大型化也正在分化建筑企业,规模大、价值链长的工程项目,需要能力强、资源多的企业承担,这是目前多数中小企业、甚至某些貌似强大的建筑企业所不具备的素质,必将导致企业的分化。
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“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”,2014年开始,政策进入快速变化时代,其核心思想是简政放权,推动建筑业从资质竞争向能力竞争转变,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。
企业资质的逐步淡化,使一批过去依靠资质竞争的企业逐步失去的空间。近百家特级资质企业之间的差异巨大,资质固然在过去给某些企业提供了发展的契机,但今天形势已经大变,无论是倒闭的特级企业还是经营额20亿左右的特级企业,都告诉我们一个的事实,没有能力、只依靠挂靠存活,任何资质的企业都会出局。
建筑企业信用体系四库一平台上线,让人证不合一的投机取巧成为历史,生长、浑水摸鱼将难以为继;而营改增则进一步把联营挂靠、管理不规范的企业推向深渊。
曾经有“厨子”修高铁的笑话在建筑业流传,大意是建筑业不存在技术的门槛;技术正推动建筑业从能做到做好的转变,正在蓬勃兴起的建筑工业化是分化企业的技术之一,某大型民营企业投入近10亿的巨资从事建筑工业化的产品研发、制造,据公开资料,其已经申请的专利已经超过1000项,倍感建筑工业化之难。
8万家建筑企业中能投入5亿以上从事建筑工业化研发的企业不会太多,没有研发的投入,在技术标准和行业并不成熟的背景下,成功概率可想而知,这是一般企业难以承受之重。
建筑工业化资深人士认为,在中国建筑工业化领域很难有超过20家的成功者,此外可能还有50家左右的者,其他进入者恐怕多数是失败者;即使我们乐观估计有100家成功者,占8万家企业的比例又有多高?
BIM、企业管理的信息化、互联网,这些新兴的技术也会加快企业的分化,新技术是企业进步的动力,使用者未必一定成功,不使用,则可能导致企业的失败。
过去20年,规模、利润与企业管理同步的企业不少,大型优势企业在规模利润成长的背后,是管理、技术、团队、文化的同步前进
但这并非行业的普遍情况,很多建筑企业依然没有完整的团队、完整的组织、完整的管理体系,多半停留在老板能力即组织竞争力、老板文化即组织文化,无法与时代同步前进,无法应对外部的变化,无法实现企业的、包容和创新,这加速了建筑企业的分化。
分化的趋势无可避免,值得我们不断观察和研究,也许3-5年后我们会见到阶段性的结果,会出现全新的垄断局面。
竞争时代,企业之间的差异不大,大家获得大致相同的机会和利润,参与者规模小,力量单薄,彼此分散,中小规模的企业多;垄断竞争的对手实力雄厚、势均力敌,也将使竞争更加激烈、持久。
据最新统计,60家大型建筑企业已经获得超过30%的市场,而在一些特别的领域,如PPP模式,央企市场份额超过60%,50家左右的大型建筑企业份额超过90%,高铁建设、轨道交通等领域也大致如是,特殊领域的垄断竞争已经实际成型。
随着垄断竞争在不同细分行业的深入,中小企业的传统空间被挤占而变小,这注定中小企业要么死亡,要么改变,去适应新生态、寻找新空间。
2000年前后,房屋建筑领域的中国建筑与一些地方企业几乎旗鼓相当。15年以后,虽然在高端的房屋建筑领域、在房建技术方面,他们依然具有匹敌的竞争能力,但规模、效益、业务布局、团队能力、资金彼此已不可同日而语,竞争的天平已经倾斜。
企业 15年来的分化,也会在更多的垄断竞争企业之间出现;事实上,国企与民企之间、央企和地方国企之间、央企之间的竞争天平正在倾斜且愈发明显,显然,2017年,不是分化起点,也不是分化终点,只是加速分化的标志点。
推荐: |